yabo官网冯川 从“汞都”到“丹都”:万山产业原地转型何以发生?
发布时间:2024-09-08 03:32

  yabo官网2015年,中国首次出台了关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级专项规划,即国务院发布的《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首次界定出262个“资源型城市”,并被定位为维护能源资源安全的保障地、推动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主战场。

  据介绍,这些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资源型产业“一业独大”的问题,矿产资源开发的增加值约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2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一倍左右。一旦资源开发接近枯竭,就会出现“矿竭城衰”的状况。规划显示,我国有67个城市由于自然资源趋于枯竭,经济发展滞后、民生问题突出、生态环境压力大,被列为衰退型城市。

  自2007年以来,我国政府加强了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综合转型支持,特别是在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改造、社会保障、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和接续替代产业平台建设等方面提供了大量支持。此外,国家还设立了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和一系列扶持长效机制,以促进这些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通常涉及从单一依赖自然资源开采转向多元化的产业体系。我国不同资源枯竭型城市在转型道路上的探索情况表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每个城市根据其独特的资源禀赋、历史背景和社会经济条件采取了不同的路径和措施。

  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于2009年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这一地位的确认标志着万山区在经历了长期的汞矿开采后,面临资源枯竭和经济转型的重大挑战。

  根据公开资料,万山区曾是中国最大的汞工业基地,被誉为“中国汞都”。然而,由于过度开采,汞矿资源几近枯竭,导致当地经济发展陷入困境。2001年,万山汞矿因资源枯竭政策性关闭,从此陷入了发展困境。此后,万山区积极探索转型之路,依托良好的气候、生态和区位优势,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的高质量转型发展。

  为了支持万山区的转型,贵州省委和省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全力支持万山区高质量转型发展的25条措施。这些措施旨在帮助万山区克服资源枯竭带来的困难,实现从资源枯竭型城市向绿色生态城市的转变。

  笔者2024年7月到万山区开展调研,发现万山区的转型道路表现出不同于其他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特点,就是转型过渡的平滑性。大多数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都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相对于转型前所重点倚靠的矿产资源的另起炉灶。

  比如,曾经因油而立、因油而兴的河南省濮阳市,在2011年被确立为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之后,转而大力发展氢能全产业链,并在省级化工类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中培育制氢企业。曾经因煤而兴的鲁南枣庄市,在2009年被确立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之后,转而发展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现代产业集群,打造“京沪廊道智能制造高地”。

  相比之下,万山区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主线,则是从“汞都”走向“丹都”,从工业生产型产业主导,转向文化消费型产业主导。然而,无论是“汞都”还是“丹都”,无论是工业生产型产业还是文化消费型产业,所倚重的都是朱砂矿石。之所以万山区能够从“汞工业基地”原地平滑转型为“朱砂产业基地”,而不需另起炉灶,是因为朱砂矿石作为一种产业资源所具有的独特的双重属性。

  与需要另起炉灶的转型道路相比,平滑过渡的产业原地转型道路显然更有助于降低转型中的阵痛和成本,确保地方的经济稳定和就业转移,使整个社会在经历转型的过程中更为平稳。

  在前往万山区调研之前,笔者并不知道朱砂与汞之间有什么联系。在初入万山区时,经过一个悬挂“朱砂古镇”牌匾的门楼,而后又在一个化工园区的大型设备上看到了“汞都”字样,但当时笔者并不会在这二者之间展开任何联想,只觉得是毫不相干的两种事物。

  通过后续调研,笔者才逐渐了解到,朱砂和汞实际都从朱砂原矿转化而来。朱砂的主要成分是硫化汞(HgS),这是一种天然存在的硫化物类矿物。朱砂本质上是由汞和硫通过化学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朱砂通过脱硫处理,就可以提炼为汞;汞通过硫化处理,又可以还原为朱砂。在古代炼丹过程中,将朱砂在流动的空气中加热,得到汞蒸气;再对蒸气进行冷凝收集,就能得到汞金属。而汞又可以通过与硫化钠的化学反应,生成硫化汞,即朱砂。东晋炼丹家葛洪总结的“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就描述了这一过程。

  因此,作为一种产业资源的朱砂矿石,具有可以相互转换的汞矿和朱砂两种潜在物理形态。而汞矿和朱砂,所对应的正是产业资源的工业生产属性和文化消费属性。

  汞是一种在室温下呈液态的金属,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汞矿在军事工业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雷汞。雷汞是一种重要的起爆剂,广泛应用于各种爆炸装置中。例如,在炮弹、地雷等武器中,雷汞可以作为引爆材料使用。二是金属合金。汞能与许多金属形成合金,称为汞齐。这些合金在军事领域有重要应用,比如用于制造某些类型的武器和弹药。三是冷却剂和防护材料。汞还被用作原子核反应堆的冷却剂,并且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可以作为防原子辐射材料。

  此外,汞及其化合物也被用于制造科学测量仪器(如气压计、温度计等)、电子电器产品、化学药物、催化剂、汞蒸气灯、电极等,这些技术在现代军事装备中也有广泛应用。汞还被用作牙科填充物和许多药品的防腐剂,在塑料制造、金提取(amalgamation)、种子和植物的杀虫剂以及纸张、纸浆和涂料中的防污剂等工业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正因为汞矿的工业生产属性,近代以来,万山汞矿见证了西方国家对中国资源的强盗式获取,也见证了民族工业发展的举步维艰。战争后,西方国家在万山开设英法水银公司,并使用先进机器和冶汞技术,雇佣童工,强买、强租甚至强行抢夺万山汞矿。从1989-1908年,英法两国从这里获取走水银700多吨,获利400万银元。

  1911-1935年,是万山矿业的私营时代。1911-1935年,贵州处于军阀混战的局面,矿山为民营分散开采,矿业主各霸一方,有矿洞17个,丰年产汞90吨左右。矿洞经过兼并,形成贵州五大私营砂厂,月产汞总计不及10吨。

  1935-1940年,万山矿业处于贵州矿务局的公营时代。1935年,贵州军阀王家烈在蒋介石军队的进驻下倒台,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主持对贵州各汞矿的垄断性开采。1937年,贵州省建设厅省溪朱砂场局成立,驻万山。该局只办了8个月,因亏损太大而停办。1938年,民国政府资源委员会接管省溪朱砂场局,实行矿产国有制,接管万山其他各私营砂厂。1939年,资源委员会与贵州省政府共同成立管理贵州汞矿资源的贵州矿务局,同时成立贵州矿务理事会、委员会。矿务局成立不久,就在万山成立省溪汞矿。

  1941-1945年,万山矿业处于汞业管理处和西南汞矿局的公营时代。1940年,资源委员会裁撤贵州矿务局,直接管理各汞矿。1941年,资源委员会合并贵州、湖南、四川三省矿务局,成立汞业管理处。1945年,资源委员会又命汞业管理处改称为“西南汞矿局”。

  1946-1949年,万山矿业处于玉屏益民公司的股份经营时代。1946年,西南汞矿局将有限期为20年的采矿执照转益民公司。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调集地勘、冶金、矿产等方面的精兵强将奔赴万山,进行汞矿生产基地建设,并于1966年2月22日设立万山特区。作为工矿型特区,万山特区的主要职能是为贵州汞矿的正常生产提供协调服务。在万山特区政府的服务保障下,贵州汞矿的生产和建设突飞猛进,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也不断攀升。

  抗美援朝时期,出于作战急需,中国为购买武器装备欠下苏联30亿元人民币的外债。中苏关系出现僵局后,苏联不断催促中国偿还,并指定要万山生产的优质朱砂水银。在全国遭受三年自然灾害,国民经济处于极度困难的时期,贵州汞矿采取超常规的强化开采方式生产,月月超额完成任务,年年创造产量新高,为偿还苏联外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据当地人介绍,还苏联外债60-70%是靠万山汞矿,因此万山汞矿被周恩来总理称为“爱国汞”。

  由于贵州汞矿开采历史长,矿产资源不可再生,20世纪60年代初期前后,超常规强化开采和大批接受地方下马厂矿职工调入,缩短了矿山服务年限,加重了企业负担。1987年开始,矿山资源逐渐枯竭,产量骤减,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贵州汞矿连年亏损,企业逐渐陷入严重资不抵债的困境。在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之后,因资源枯竭的客观存在和各种深层次矛盾的制约,虽然几经努力,生产经营仍难以为继,每年靠国家政策性亏损补贴艰难度日,困难状况日趋严重,扭亏无望,逐渐走入绝境。

  2000年2月3日,国家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正式下达计划,贵州汞矿关闭承续正式启动。2001年10月18日,铜仁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宣告贵州汞矿破产。

  从以上历史叙述可以看出,汞矿的工业生产属性,将万山与国际和国内宏观政治演化密切联系在了一起。当然,汞矿的工业生产属性,并不排斥文化属性,因为工业生产本身就具有文化属性。工业的文化属性使工业遗存成为一个个展现城市工业发展脉络的文化节点,为工业城市带来了打造工业旅游城市的契机。

  万山区在贵州汞矿2001年实行政策性关闭破产之后,加强了矿业遗址文化保护和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建立万山国家矿山公园,打造“怀旧工业小镇”。通过对原有工业遗产进行保护和升级改造,万山汞矿遗址已成为当地的核心景区。景区内设有“地下长城”、“那个年代”步行街等景点,让游客体验20世纪50-60年代国营大厂矿的精神文化内涵。万山汞矿曾为新中国偿还苏联债务做出了巨大贡献,技术人员在苏联专家撤离后自主研发先进的勘探、采矿和冶炼技术,实现了汞业的“爱国汞”生产。这种精神被广泛传播和弘扬,也成为当地文化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对万山的矿产资源的称呼从“汞矿”转向“朱砂”时,意味着我们对当地产业资源的强调侧面,从其工业生产属性转向文化消费属性。总体而言,朱砂不仅在艺术和装饰领域有着重要地位,还在辟邪、风水、中医药学以及文房四宝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充分展现了其丰富的文化属性。

  在艺术与绘画方面,朱砂作为一种天然矿物颜料,自古以来就被广泛用于中国的绘画和装饰艺术中。古代的壁画、帛画、绢本及纸本绘画大量使用朱砂红,形成了独特的视觉文化特征。此外,朱砂还被用于制作印泥和建筑彩绘,显示了其在传统艺术中的重要地位。

  在医学与药用方面,朱砂在中医中被认为具有安神驱秽、防虫防腐的功能。它也是古代炼丹术的重要原料之一,与道教的修炼活动密切相关。

  在宗教与仪式方面,朱砂在古代中国的宗教和仪式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例如,在汉代,朱砂被用于书写镇墓瓶和买地券,这些文本通过朱砂这一介质完成从“此界”到“彼界”的转换,赋予了文本特殊的神圣性和功能性。

  当然,朱砂的文化消费属性,也并不排斥工业生产属性,因为文化消费本身也是以工业生产为基础的。具体而言,朱砂的文化消费属性,来源于朱砂的开采和生产过程。而对朱砂的开采和生产,当然都是工业生产的过程。因此在当地,在向外地人介绍朱砂的文化内涵时,朱砂的千年开采史和冶炼史等涉及生产工艺的内容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一种产业资源的朱砂矿石,既是汞矿,又是朱砂料。在强调其工业生产属性的情况下,我们称其为“汞矿”,文化消费属性是其工业生产属性的延伸;在强调其文化消费属性,我们称其为“朱砂料”,工业生产属性是其文化消费属性的延伸。

  在万山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思路中,存在“从卖矿石,到卖工艺品,再到卖朱砂文化”的逻辑主线。从朱砂矿石的双重属性来看,不论是着眼于其工业生产属性还是文化消费属性,都有可能从“卖产品”走向“卖文化”。

  事实上,在2016年以前,当地的转型实践是试图从朱砂矿石的工业生产属性出发,实现从“卖产品”走向“卖文化”的转变。具体做法,是从设立矿山公园,到引进江西吉阳集团投资3亿元打造以20世纪50-60年代国营大厂矿为主题氛围的“怀旧小镇”。根据经开区相关负责人提供的信息,将贵州汞矿的工业遗址建成为矿山公园,并在其后进一步开发为集红色教育、追忆怀旧、休闲度假、研学拓展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的实践表明,单纯依托工业遗址的文化符号对游客吸引力不足,所带来的游客量并不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作用不明显。因此可以说,从朱砂矿石的工业生产属性出发,延伸其文化消费属性,从而实现“卖产品”到“卖文化”,这样的转型实践并不太成功。

  2016年以后,万山的转型实践重新进行了调整,即直接从朱砂矿石的文化消费属性出发,实现从“卖产品”到“卖文化”的转变。万山区的具体做法是,将发展方向一直不太明确的产业园明确定位为朱砂产业园,大力引进朱砂加工和销售企业,瞄准朱砂工艺品、古玩和收藏市场,形成朱砂工艺品制作与汞化工园区原料(还原砂)生产的联动。为了更好地开掘朱砂的文化内涵,当地成立了万山朱砂文化专班,并筹办朱砂文化研究院,着力研究朱砂文化的发展史、开采史以及朱砂与中医药的关系,重新复活朱砂陶瓷、朱砂画等濒临失传的传统工艺,使朱砂工艺品摆脱对吊坠、手镯等玉石工艺品形象的简单复制和模仿。

  目前来看,这第二条从“卖产品”到“卖文化”的转型之路走得较为成功。2017年,湖南凤凰古城的客商发现了万山的朱砂工艺品,陆续有将近200家客商将朱砂工艺品引入凤凰旅游市场,盘活了万山的产业园。在一直遭受玉石行业和金银饰品行业打压的情况下,2020年疫情后,朱砂“突然火了”,因为疫情提升了人们对朱砂辟邪和收摄阳气等文化性功效的诉求。

  如今,万山区已经形成全国最大的朱砂工业品线上线下交易中心,入驻产业园的40多家朱砂相关企业构成集群式发展态势,已取得发明专利近50个,为当地2000多名群众(2/3是25-45岁的女性)提供了就业岗位,让他们真正实现“家门口”就业,从家庭主妇变成了工资一个月3000-4000元的产业工人。朱砂产业园不少企业开发的工艺品款式已达2000多种。这些工艺品传递的是中国传统的吉祥文化,并与消费者的宗教性需求、装饰性需求和收藏性需求相匹配,产品销往山东、河南、浙江、广东、福建等地,许多外地经销商从网上了解到万山朱砂产业园后慕名而来。

  2023年,朱砂产业园已实现产值8.5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的产值已达2.5亿元。目前,产业园二期正在修建,规模将与一期相仿。不同于一期以朱砂的压膜制品为主营业务,二期计划将专门发展对接高端消费市场的朱砂原石。

  在经济总体下行的情势下,文化消费是少有的能抗周期的行业。不少企业老板判断,朱砂行业正处于上升期,未来仍然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对比河南南阳石佛寺的玉器市场,有老板形容万山的朱砂产业发展体量仍只“相当于南阳大海里的一滴水”,还有老板说:“朱砂文玩市场,远远没有饱和。要达到玉的1/100,10个这样的朱砂产业园都不够。”

  客观而言,万山区从朱砂矿石的文化消费属性出发的转型道路能获成功,事实上的确具有一定的历史偶然性。毕竟,湖南客商对朱砂的发现和引进,以及后来的疫情,这些推高朱砂市场的因素都是可遇不可求的。不过,这种偶然性的发生,又是以一系列既有的诱发条件为前提和基础的,以至于万山区城市转型道路的调整并不存在明显的断裂。

  首先,从贵州汞矿遗址到被国家国土资源部批准的“国家矿山公园”,这种转变是顺势而为的。由于万山区是全国著名的“汞都”,一开始选择从朱砂矿石的工业生产属性出发的转型道路,借助“汞都”的标签发展特色工业旅游,是自然而然的发展思路。

  此后,从“国家矿山公园”调整为“朱砂古镇”,将工业旅游嵌入历史更为绵长的朱砂文化发展脉络,这种转变也并不显得突兀。而产业园的先行建立,则为朱砂产业从五金配件、打火机行业等众多行业中脱颖而出,展现其独特的行业竞争优势,提供了物理空间。

  万山区正在撕掉“中国汞都”的标签,变身“朱砂王国”。确切地说,是从“汞都”平滑过渡到“丹都”。城市产业原地转型实现平滑过渡的本质,在于巧妙实现了对既有资源的各种承袭与嫁接。这些承袭与嫁接最直观的视觉体现,就是贵州汞矿挂上了“朱砂古镇”的牌子,在工业遗址上将汞矿基地原地转型为朱砂古镇旅游区。这种看似错位的景观重叠,其背后的逻辑可以拆解为建立在朱砂矿石双重属性基础之上的三重嫁接:技术嫁接、地位嫁接和历史嫁接。

  贵州汞矿长达半个世纪的国营发展,为万山区本地留下了大量具有丰富汞矿冶炼技术的相关人员,也使万山区拥有其他地区所无法拥有的汞矿相关特许资格。按照国家法律相关规定,国家定点的万山区汞化工企业才有资格还原废汞,将含汞废弃物(如灯泡、温度计)进行环保处理,私人不具有合法的汞处理权限。将废汞通过硫化处理后形成还原砂,是含汞废弃物的环保处理方式之一。

  截至2000年12月底,贵州汞矿共有职工6618人,其中在职职工3438人。贵州汞矿关闭破产后,不少下岗职工在汞化工厂重新就业。万山区多家汞化工企业的负责人,都是从贵州汞矿出来单干的下岗工人。而厂址位于万山区的全国最大汞深加工企业,垄断了还原砂的正规生产。据了解,该企业有自己研发的汞处理技术,需要工人具备较强的专业性技能。因此企业车间基本只招熟练工,也不轻易换工人,而工人离开了汞的深加工工作,也很难找到其他工作。从这家企业2004年成立开始,从企业负责人,到雇用的30多名工人,全部是贵州汞矿的下岗职工。

  对贵州汞矿的劳动力承袭,意味着以汞深加工为代表的汞冶炼技术承袭。由于国家对朱砂矿石开采的禁止,在既有的存量资源以外,将废汞回收后硫化为还原砂,成为朱砂工艺品生产原料的唯一合法来源。在万山区的这家汞深加工企业中,专门生产还原砂的辰砂车间,就直接服务于当地朱砂产业园的原料供给,价格基本在7-8元/克。虽然湖南、重庆、陕西等地也有一些私人家庭作坊式的还原砂生产车间,但价格是60元/克。最近湖南在打击矿石的非法开采,同时也在打击还原砂小作坊。目前,朱砂产业园90%以上的原料,是万山区这家企业的辰砂车间所生产的还原砂。

  正是凭借对贵州汞矿人力资源和汞冶炼技术的承袭,万山区能够以“还原砂生产”为接点,实现从汞冶炼到朱砂工艺的技术嫁接,从而降低还原砂生产的政策风险,提升其技术品质,在与湖南等地家庭作坊的市场争夺战中占据优势。有老板表示,“做工厂有三要素,经营者要三看:场地、人员、原料”。万山区发展朱砂产业,不但有场地、有人力资源,关键是这里还是高端朱砂工艺品原料的原产地。因此许多老板发展朱砂企业都愿意进驻万山区的朱砂产业园。

  贵州省的汞资源储量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这表明该省在全国汞矿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铜仁市,不仅是历史上汞工业最活跃的地方,也是当前全国涉汞资源产业规模最大的集散地。第二届全国汞锑矿学术讨论会在贵州万山召开,参与会议的单位包括地质矿产部、冶金部等国家级机构,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52个单位的70多名代表。这一事件显示了万山汞矿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和其在科学研究及行业交流中的重要角色。

  万山汞矿作为全国性矿业中心的影响力及其行业地位,并没有因资源枯竭而消退。凭借汞矿的开采,万山朱砂矿石“多晶体”的高品质已为业内人士所知。

  据相关人士介绍,虽然陕西、湖南也产朱砂矿石,但它们与贵州万山的朱砂矿石在矿物学特征、成因类型方面存在一些差异。从矿物学特征来看,陕西旬阳的朱砂主要由辰砂和石英组成,含有少量的方解石、白云石等。湖南的朱砂已辰砂为主,含少量方解石等。而贵州万山的朱砂,则以六方晶体天然辰砂为主,与水晶、方解石等多种矿物共生,色彩艳丽。从成因类型来看,陕西旬阳的朱砂属于沉积-热液-强烈改造型矿床。而贵州万山的朱砂则具有观赏价值,且历史上颗粒硕大并伴有围岩。

  因此,业内人士称,只有万山产的朱砂才存在晶体。在朱砂工艺品企业的产品中,常见的压膜制品除了红砂(颗粒度细密)、紫砂(颗粒度较粗)之外,还有晶体砂。除了压膜制品,还有一类产品是大型或小型的原石雕刻作品。晶体砂是朱砂压膜制品中克价最高的,而朱砂原石又以显露晶体颗粒的价格最为昂贵。

  正是因为万山朱砂矿石的独特性和优质品相,万山在朱砂业界的地理标志性地位和品牌号召力,直接从汞矿开采时期承袭过来。虽然朱砂低端市场的原石可能来自陕西,文化消费市场聚集在湖南的张家界和凤凰,朱砂加工相关的机械配套维修体系建立在沿海地区,而贵州万山本地也并没有发育出对朱砂工艺品的雕刻技术和压膜技术,但万山在全国范围内的这种品牌号召力,仍然吸引雕刻师傅从石雕闻名的福建青田不远万里来到万山,吸引原本在广东从台湾商人那里习得压膜工艺的江西老板来到万山,吸引原本从事玉石行业的老板转向朱砂行业,并统统进驻万山的朱砂产业园。

  凭借这种从汞矿开采时期传承下来的品牌号召力,万山朱砂不仅能够实现聚合各地资源的“买全国”,还能够实现“卖全国”。如今,万山朱砂产业工作专班正在联合有关专业鉴定部门和行业协会,起草制定全国性的行业标准,以改变市面上朱砂产品没有全国统一质量标准的现状,让万山朱砂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下推向全国消费市场。

  汞矿的国营开采,承载着近代以来的民族工业传统和社会主义大生产的革命传统。在贵州汞矿的基础上,挂上“朱砂古镇”的牌子,就意味着将革命传统与更为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相嫁接,这将为万山的朱砂产业赋予其他地区所不能及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

  一旦将千年的中国历史传统与社会主义大生产的革命传统融合嫁接,朱砂矿石的开采史就可以进一步向前延伸,从近代一直回溯到殷商时期百濮族人在黄道淘沙溪一带发现并开采丹砂,留下大量历史老硐,以及古代帝王将相求医问药和道士方家寻丹炼砂等历史事件。如此一来,朱砂矿石的开采史,就不仅勾连起革命传统与中国大历史,更将中国传统的儒释道文化相互连接起来,乃至于沟通消逝的三星堆文明。有关负责人介绍,对与朱砂有关的神话传说的发掘,可以证明少数民族也拥有曾经辉煌灿烂的文明,证明少数民族并不野蛮,也并不属于边缘文明。

  如今,围绕万山汞矿洞工业遗址的申遗,已在国家层面的成立了申遗专班。据介绍,此前西班牙、罗马尼亚等国都已有汞矿洞申遗成功的先例。如何体现中国再次将汞矿洞申遗的价值?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认为,中国申遗有底气的地方在于:“朱砂与中医、绘画、朱批和人的生老病死相关,这些是外国人没有的。朱砂将冰冷的石头变成了有温度的石头。”该负责人还介绍:“万山文化要讲好。湖南丰都鬼城是阴文化,我们是阳文化。朱砂是唯一被我们民族供奉在祭坛上的石头。所以我们提出一个口号,叫:‘春暖花开,向阳而生’。”当地还计划投资拍摄影视作品《寻丹记》。

  朱砂矿石的工业生产属性是冰冷的,而文化属性为朱砂矿石带来了文明的温度。汞矿洞的工业生产属性激活了朱砂的文化属性,而朱砂的文化属性又发挥了为汞矿洞赋予更具有纵深感的历史价值的功能。朱砂文化属性背后的文明视野和历史格局,能够成就汞矿洞的申遗;而汞矿洞的申遗,则有助于进一步将朱砂推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

  万山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之所以能够实现产业原地转型,与朱砂矿石本身的双重属性有很大关系。万山拥有近3000年的朱砂开采历史,这使得朱砂不仅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更是承载了丰富文化内涵的宝贵遗产。

  在资源枯竭后,万山利用这一独特优势,通过保护和开发朱砂矿冶遗址,打造了以“山地工业文明”为主题的矿山休闲怀旧小镇——朱砂古镇。此外,万山积极发展朱砂工艺品产业,建设了全国规模最大的朱砂工艺品产业园,集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和集散交易中心于一体,推动朱砂工艺品向规模化、标准化、精品化转变。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朱砂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带动了就业和经济发展。

  从“汞都”原地转型为“丹都”,万山区不仅保留了历史遗迹,还在既有资源的基础上发掘出新的经济功能,实现了从传统矿业向文化旅游及工艺品产业的顺利转型,为其他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提供了宝贵经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廊坊一知名火锅店95元一斤的羊肉掺假?假羊肉成本或不到10元...北京也有100多家店

  耗资5000万,票房仅270万,2024年9月第一票房惨案,10位明星出演

  性别认知比在线人数还多的游戏,比秋天的蝉还短命/

  主站 商城 论坛 自运营 登录 注册 性别认知比在线人数还多的游戏,比秋天的蝉还短命 泥头车 20...

  vivo X100 Ultra迎来新版本推送:优化为主,解决用户痛点!